Race for The Galaxy: Alien Artifacts 銀河路跑:異星神器《開箱&規則》




一個神祕、巨大的外星天體在白矮星附近被發現,對手早派出了他們的調查隊員前去探索他的內部,並獲取價值連城的外星神器,你還在駐足不前嗎?你可以打造銀河系中最富庶繁榮的帝國,同時發現外星人驚人的祕密嗎?前陣子已經介紹過的銀河路跑擴充:異星神器終於拿到手了!這次一共加入了46張卡片以及另外一種玩法:「異界星體」(Alien Orb)的49張卡片,上次網誌都簡單介紹過(如果還沒看過,可參考連結)今天就趕快來看看新的擴充帶給我們什麼新的體驗吧!

新擴充的辨識符號。
擴充一覽表


此次異星神器不能和之前的擴充混洗一起玩(作者建議,如果你有了稍早的擴充,早就洗入主遊戲裡頭,我想,要一起玩也無傷大雅,不過平衡性問題就得多加檢視),算是令人詬病的小缺點,畢竟要把卡片挑出來,就得花上不少時間,玩遊戲都來不及了是吧?

遊戲開箱:

封面,我覺得這次的設計非常符合主題,美術相當精細!

老牌Rio Grande Games出品,可說是品質保證。


清楚地列出所有內容物,同樣是造(我絕對不是崇洋媚外)!

三張Sheet,除了附加分數外(你還需要這些嘛?),主要
提供異界星體」選項時,所必須的Token。

說明書是一貫RFTG之風格,後面也提供新卡片符號的解說。

剩餘配件,值得一提的是,此次盒子內層的設計感與眾不同,收藏價值大大提昇!

同樣是使用在異界星體」選項時,所使用的指示物。

探險隊的小米寶很有趣,剛好前陣子看了二輪片的地心引力
讓我很容易聯想到穿著太空衣在無重力環境下漫步的太空人。

兩疊卡片(不知道有沒有人可以分享一下拍攝卡片清晰點的訣竅?每次要拍攝單張卡片都不甚清楚)。

神器和移動順位,神器會給予玩家分數和一次性的好處。

所有卡片、內容物一覽(圖片出自BGG,點擊觀看原圖)。

詳細卡片因為拍的不太好,建議大家參考:懷舊趣,紙上之樂的文章Card Review of Race for The Galaxy: Alien Artifacts(魚寶的網誌中,也有許多舊遊戲介紹,以及少見的國外玩遊戲心得,值得細細品嚐!),內有詳細卡片的圖案以及個人心得。也可參考上一篇網誌的介紹:連結

遊戲規則(快速翻譯規則,可進行遊戲,細部請再參照原文規則)

新卡片:新卡片左下角有一黃色點點,可以直接加入遊戲中使用,但不可以和前一個系列擴充合併使用。其他配件如星球卡片(Orb Cards)、順位軌、玩家原盤、探險隊(米寶)則僅使用在異界星體」時使用,若僅用卡片遊戲,將這些配件放置一旁(異界星體」會大大地增加遊戲的時間,並改變遊戲體驗,建議玩家先體驗原本的銀河路跑規則)。

起始星球設置:將起始星球依照紅色藍色分為二疊,洗混並發給參與玩家每種一張,以及起始六張手牌,玩家在參考這八張牌後,選擇一個起始星座為起始,並棄牌到起始手牌數量為 4


變體遊戲使用天體卡片,我覺得配色可以更好一點;起始位置的顏色較為不同,不可被覆蓋。(圖片出自BGG

異界星體」遊戲:


玩家在這個選用的變體中,要探索外星天體,搜尋外星神器來幫助自己的帝國發展,這些神器提供玩家分數和一些一次性的功用。若最後一張天體卡片(Orb cards)被抽起,也會達成遊戲結束之條件(當回合)。

起始設置:
  1. 玩家拿取一張探索天體行動卡、兩個調查隊員、一個順位圓盤。
  2. 將天體卡片分堆(A、B)洗混,依照遊戲人數不同,移出數張(少於五人遊戲,每少一人便移出 6張 A,3張 B(不得檢視))後,發給每位玩家三張 A的天體卡片
  3. 將兩張主要的氣閘卡片(airlock)放在遊戲中央,並將兩個氣閘對齊,形成一個大的氣閘。(氣閘為太空船中,太空人要出外進行任務緩衝之部位
  4. 將黃棕色、黃色的神器指示物分堆洗混,放置一旁。
  5. 玩家檢視天體卡片前,先選好起始星球,然後依照起始星球的大小,排列玩家圓盤至順位軌上(起始星球編號越小,順位越前)。
  6. 依照反向順位,玩家放置一張天體卡片(詳細規則見後面),至遊戲區域,並且放置一名探險對於於起始氣閘的四角落之一位置。


遊戲進行:

遊戲如常進行,但只要有玩家選擇「探索」(Explore)行動(包含探索+1,+1;探索+5),便會有一個額外的「天體階段」(Orb Step)。在「天體階段」開始時,會依照有出「探索:天體」之玩家移動順位至最前面(依照順位執行)。然後玩家依照順位(Orb Priority)執行下列行動:
  • 選擇「探索:天體」之玩家執行所有三個天體行動(不同之三個)。
  • 其他玩家可執行不同之兩個天體行動。
  • 選擇略過之玩家可以將其順位調至最高,並且將他的(每個)探險隊員放置任意氣閘位置。


天體行動包含:「移動探險隊員」、「放置天體卡片」、「抽取天體卡片」。當所有玩家執行完天體行動,遊戲將照著原有的規則進行「探索階段」。

移動探險隊員」:玩家移動他們的「每個」探險隊員至多「四」步
  • 每個方格為一步,起始的大氣閘為一步,空間跳躍管(Jumptube)跳躍為一步(移至任一另一個空間跳躍管)。
  • 玩家可以和其他探險隊員踩至同一位置。
  • 不可以斜的移動,不可以穿越牆壁,不可以穿越雷射障礙,除非該玩家武力(對外星人之加成也算)大於等於其上標示之數值(此時可使用暫時武力加成,效用至探索階段結束為止)。
  • 玩家之探險隊員移動至有神器指示物位置時終止他們的移動,並獲取該神器(強制)。若該神器位於空間衍生管(Breeding Tube Space),該玩家立即抽取另一「天體卡片」,並放置在圖版上(附加條件:需與該探險隊員所在位置卡片無相覆蓋)。


放置天體卡片」:放置卡片使選擇性行動,不強制玩家執行(任何時候,玩家無法依照下述規則放置卡片時,玩家展示卡片,並且將天體卡片移出遊戲(不抽取新的補充))。
  • 放置卡片時,必須要相鄰既有的天體卡片,並且可以覆蓋原有卡片(至少要有一個方格與既有卡片不相鄰)。
  • 有神器、玩家探險隊員、氣閥卡片廣場者,不得覆蓋;空的指示物空格、空間跳躍管可以被覆蓋。
  • 覆蓋時,要(只需)注意卡片邊緣的連貫性,通道基本上要比原來「更難」(或一樣)通行,牆壁只能被牆壁覆蓋,雷射障礙可以被更高(或一樣)的障礙覆蓋等等
  • 玩家的探險隊員「可能」被困住(可以略過使隊員移動至氣閘位置)。
  • 放置卡片後,將對應顏色的神器補齊在卡片上位置。


抽取天體卡片」:從天體卡片牌庫抽取一張天體卡片。卡片不算手牌上限,不可以當做費用付出,數量為公開資訊。若天體卡片耗盡,則不用抽取,遊戲在回合結束時結束。

「異星神器」(A、B):當玩家獲取神器,可以檢視他們,並且覆蓋在自己面前,直到玩家想要啟用他們。想要啟用他們將他們翻面,有些神器有兩種不同功能,僅選擇一種啟用。

遊戲結束時,玩家將他們所有未使用之神器翻面,並且計分。

實際玩起來的樣子,圖版可能變得很大!(圖片出自BGG

加入「異界星體」後,遊戲看似變得複雜了許多,其實僅是把原有的「五個階段」多出一個真實圖版呈現的擴展階段,玩家在上面又是另一方面的競爭如此而已。放置的規則說明書寫的有點繁複,但其實遵照基本原則:必須相連或覆蓋,且新形成之圖版必須要相同或是「更難」通過,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,遊戲也可以順利進行。

BGG上大致對於這個擴充的評價兩極,一方面是有許多既有的Fans不得不買(新卡片耶!),也躍躍欲試這些新卡片所組成的策略、玩法。但在「異界星體」的評價上就下的不是那麼好了,最大的改變除了「遊戲時間加長長長長長」外,整體的DownTime也使得原本「順暢」的路跑,變得需要思考更多而改變了遊戲步調。因為玩家在放置「天體卡片時」,除了需要考量到自己是否可以快速得到新的神器外,也會想要「卡死」你的對手(其實相當簡單就可陷人於不義?),考慮的層面變多,時間自然也就拉長,讓原本僅想花 15分鐘來一場路跑的玩家,不再有以往的體驗。

若要我來說的話,不妨把異星神器的變體當做「另外一個遊戲」來玩!沒錯,若沒有先入為主的概念,拖長時間?異星神器仍是一款較為快速的遊戲(尤其在兩到三人玩下,時間仍算短,我比較不推薦四人以上玩銀河路跑!)。試著體驗除了卡片之外的遊戲設計也會發現作者的各種設計、平衡在裡頭,像是原始遊戲中常為人認為過於強大的換分流,因為加入了探索神器的因子,稍稍地被稀釋了其優勢(前一系列擴充則是利用武力星球來平衡);一些六分的設施也是要使用異星神器變體,才可以感受到其強大的威力!

不管怎樣,如果你和我一樣是個銀河路跑忠實粉絲的話,拿到遊戲還是先玩玩看新卡片帶來的新鮮感吧!而異星神器的變體則是另一款情境感較重的桌遊(不只是卡片遊戲了?雖然放置天體卡片的機制沒什麼主題性),玩起來倒是讓人很想在星際中探險!最後,遊戲中的Summary小卡,我也把他中文化完成,有需要的玩家直接點擊圖片下載即可!(有些圖片原文說明書檔案不清處,敬請見諒。請勿挪作商業用途,或當做個人成果使用,若有錯誤、意見,歡迎留言。



BGG評分:7.55
作者 :Thomas Lehmann
遊戲機制:手牌管理、同時選擇行動、不同階段能力(變體多加了網格行動、版塊放置)
適合人數:2-5人(擴充較適合2-3人)。
遊戲時數:約 40-50分鐘(若僅使用卡片,遊戲時間和主遊戲差不多)。

延伸閱讀:


2012 Essen就可以看到此擴充身影,據說是出版社之
緣故才遲遲推至近期出版。(圖為作者本人,出自BGG


沒有留言 :

張貼留言